臨近秋分,晚上10時許,晉源區(qū)古寨村,大多人家已熄燈歇息,而潘志強的豆腐坊燈火卻依然明亮。他推開木門,在氤氳蒸汽中仔細查看浸泡了十幾個小時的東北黃豆。作為古寨豆腐制作技藝省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,56歲的潘志強與豆腐打了半輩子的交道。徒弟孟文俊此刻正在調(diào)試磨漿機,準備開始工作。當清晨第一縷陽光灑向鄉(xiāng)間道路時,這些帶著師徒掌心溫度的豆腐將被送往周邊市集。在這里,每一縷豆香都沉淀著時光的重量,每一道工序都承載著匠心的堅守。
千年美譽
古寨村,位于汾河之畔,素有“豆腐之鄉(xiāng)”的美譽。古寨豆腐的歷史可追溯至東漢時期。公元947年,后漢皇帝劉知遠將族妹嫁到此地,村莊得名“皇姑寨”,后演變?yōu)椤肮霉谜?。當?shù)孛裰{“姑姑寨、姑姑寨,雞兒叫鳴人不在”,生動描繪了村民起早貪黑做豆腐的勞作場景。1900年慈禧太后西逃途經(jīng)太原,品嘗豆腐后贊不絕口;1952年,古寨豆腐干成為抗美援朝志愿軍戰(zhàn)地食品。2011年,古寨豆腐制作技藝入選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名錄。
“我爺爺在生產(chǎn)隊的時候就開始做豆腐,我也做了半輩子的豆腐了?!迸酥緩娬f著,抓起一把泡發(fā)的黃豆:“必須選用非轉(zhuǎn)基因豆子,雖然價錢貴一點,但值得?!彼樖帜黹_幾粒豆子檢查浸泡程度,“冬天要泡十二三個鐘頭,夏天五六個鐘頭,水溫、水量都要恰到好處?!薄笆郎先憧?,撐船打鐵磨豆腐。”潘志強感慨道,“但再苦也要守住老祖宗的手藝?!?
每晚10時許,師徒二人便開始了一天的忙碌,直至清晨6時,在持續(xù)七八個小時的不間斷勞作中,他們幾乎不曾停歇。晨光微熹之中,這些溫熱的豆腐被送往晉源區(qū)、小店區(qū)的幾十個攤位與超市,成為許多人餐桌上那一味熟悉而溫暖的守候。
古法承續(xù)
在潘志強的豆腐作坊里,古法工藝依然是他堅守的核心。磨漿的環(huán)節(jié)雖借助了現(xiàn)代設備,但從煮漿、點鹵到壓制成型,他始終遵循著代代相傳的傳統(tǒng)手法,讓每一板豆腐都飽含著歲月的溫度?!皺C械生產(chǎn)直接分離豆渣,但我們要把豆糊煮熟后再過濾,雖然費時費力,但口感更細膩?!彼鼘L燙的豆糊舀進紗布袋,雙臂發(fā)力絞緊?!斑@個過程要反復過濾三次,”他解釋道,“直到豆渣完全分離,豆?jié){細膩順滑。煮漿一定要用木柴鐵鍋,大火煮制40分鐘,保證原汁原味?!?
點鹵是制作過程中最關鍵的環(huán)節(jié),潘師傅手持鹵水壺,手腕沉穩(wěn)而精準。他控制著壺身傾斜的角度,讓琥珀色的鹵水如絲如縷、均勻地滲入乳白的豆?jié){中?!斑@一步靠的是手上的力道,”他對徒弟說,“多一分少一分,豆腐的質(zhì)地便不相同?!秉c鹵完成后,還要靜置約15分鐘,待豆花緩緩凝結,形成細膩漂亮的云朵狀,這才進入下一道壓制工序。
潘志強不用機械千斤頂,堅持用古法木壓工藝:“機器壓的豆腐沒有靈魂,手工壓的才有呼吸?!彼麑⒛痰亩垢X小心地倒進網(wǎng)兜內(nèi),熟練地拉起四角,在中央打上一個結實的結。隨后,他搬來厚重的木板壓在網(wǎng)兜上,木板連著一根長長的圓木杠桿,杠桿另一頭則壓著沉重的大石塊。
“這個力道要恰到好處,”潘志強一邊調(diào)整石塊的位置,一邊對徒弟說,“太重了壓得太實,太輕不易成型?!痹谒那墒窒?,杠桿緩緩下沉,豆腐腦中的水分被均勻地擠壓出來,逐漸凝固成型。這套古老的木壓裝置雖然占地方、費力氣,但壓出的豆腐外韌內(nèi)軟,口感獨特,豆香也更濃郁。
薪傳不輟
正當潘志強專注地調(diào)整著杠桿時,口袋里的手機忽然響起,是一位遠在深圳的老鄉(xiāng)。“潘師傅,再給我寄10公斤豆腐干吧,這邊的朋友嘗了都說好?!边@樣的電話如今越來越多,天南地北的晉源人都想念這口家鄉(xiāng)味道。潘志強笑著應答,手上的活計卻不停歇。
為解游子鄉(xiāng)愁,豆腐坊推出了快遞服務。“最遠寄到過海南,”孟文俊一邊給豆腐干打包一邊說,“特制保鮮盒加冰袋,保證它48小時內(nèi)原味不變?!比缃褡鞣幻刻熨u出豆腐150公斤、豆腐干75公斤左右,產(chǎn)量雖不算大,卻守住了傳統(tǒng)工藝的本真。
盡管因為拆遷,作坊比以前小了,但潘志強仍然堅持古法手作。從選豆、泡豆、磨漿到點鹵、壓制,每一個步驟都仿佛刻進基因,承載著歲月與匠心。在他看來,做豆腐不只是一門手藝,更是一種修行:“豆腐的形成,就像人生的成長。豆子磨碎可成豆?jié){,豆?jié){可點成豆腐腦,再壓成豆腐、豆腐干,即使發(fā)酵了也可成臭豆腐——每個形態(tài)都有其價值,就像人生每個階段都有它的意義?!?
晨光透過蒸汽,淡淡照進作坊,豆香正濃,仿佛飄蕩千年還未散去?!爸灰€有人記得古寨豆腐的味道,”潘師傅一邊切下一塊熱騰騰的豆腐,一邊微笑著說,“這門手藝,就斷不了?!?
記憶檔案
汾河畔的古寨村,千年豆香從未散去。自東漢飄來的醇厚豆香,歷經(jīng)朝代更迭,在時光中淬煉成省級非物質(zhì)文化遺產(chǎn)代表性項目。這里堅守著最完整的古法技藝——煮漿必用木柴鐵鍋,點鹵全憑手感力道,壓制仍循杠桿之法。匠人以匠心守藝,將黃豆經(jīng)古法淬煉,化作外韌內(nèi)軟、豆香濃郁的豆腐。如今,這門千年技藝仍在蒸汽氤氳中延續(xù),每一板豆腐都是與時光對話的載體,繼續(xù)在現(xiàn)代人的舌尖書寫傳承的故事。
	
7月14日起 《太原晚報》推出“非遺太 2025-07-14
“非遺太原” ①|太原鑼鼓:鏗鏘激越抒豪情 2025-07-14
“非遺太原” ②|晉陽風火流星:流焰驚鴻映長空 2025-07-15
“非遺太原” ③|山西民居磚雕:一刀一痕現(xiàn)晉韻 2025-07-16
“非遺太原” ④|藥膳八珍湯:寓醫(yī)于食承古方 2025-07-17
“非遺太原” ⑤|蓮花落:竹板聲聲韻自揚 2025-07-18
“非遺太原” ⑥|晉?。喊鹱勇暻橄蹈?/span> 2025-07-21
“非遺太原” ⑦|太原剪紙:鏤空藝術蘊乾坤 2025-07-22
“非遺太原”⑧|龍須面與刀削面:悠悠麥香繞三晉 2025-07-23
“非遺太原”⑨|晉祠廟會:古韻今風共翩躚 2025-07-24
“非遺太原”⑩丨古建筑模型制作技藝:榫間萬象承千年 2025-07-25
“非遺太原”?丨清徐老陳醋釀制技藝:五藝精耕出珍味 2025-07-28
“非遺太原”?丨 六味齋醬肉:百年鹵香飄并州 2025-07-29
“非遺太原”?丨 清徐彩門樓:錦繡層疊耀晉陽 2025-07-30
“非遺太原”?丨 郭杜林晉式月餅:古法酥香話團圓 2025-07-31
“非遺太原”?丨 抿尖面和貓耳朵制作技藝:一推一捻巧塑形 2025-08-01
“非遺太原”?丨清徐徐溝背鐵棍:“空中芭蕾”綻奇彩 2025-08-04
“非遺太原”?丨美和居老陳醋釀制技藝:醇厚飄香韻悠長 2025-08-05
非遺太原? | 琉璃燒制技藝:流光飛舞繪夢華 2025-08-06
非遺太原? |清徐熏葡萄:焦香美味傳千年 2025-08-07
非遺太原? |九宮腹部推拿療法:“以指代針”承醫(yī)脈 2025-08-08
非遺太原? |武氏繡法:妙手翻飛綻新韻 2025-08-11
非遺太原? | 清和元頭腦:藥膳滋補益身心 2025-08-12
非遺太原? | 乾和祥茉莉花茶融萃技藝:拼得晉韻滿盞香 2025-08-13
非遺太原? | 戲曲頭盔:金翠輝映展風華 2025-08-14
非遺太原? | 絞胎瓷制作技藝:千年窯火淬瑩光 2025-08-15
非遺太原? |鼓樓羊雜割制作技藝:晨鍋沸起盛溫情 2025-08-18
非遺太原? | 轉(zhuǎn)盤剔尖與莜面栲栳栳:麥香承古拓新境 2025-08-19
非遺太原? | 晉陽花饃:指間綻放千年藝 2025-08-20
非遺太原? | 楊氏形意正骨術:以拳入醫(yī)除病痛 2025-08-21
非遺太原? | 小店犧湯習俗:綿白鮮香寄鄉(xiāng)情 2025-08-22
非遺太原? | 刀撥面和沾片子傳統(tǒng)制作技藝:三棱兩蘸見匠心 2025-08-25
非遺太原? | 苑氏皮雕:百年匠心煥新彩 2025-08-26
非遺太原? | 傅山傳說:文脈賡續(xù)耀三晉 2025-08-27
非遺太原?|瀟河黃米白酒釀造技藝:古法新韻煥生機 2025-08-28
非遺太原?|楊氏太極拳:剛柔并濟正青春 2025-08-29
非遺太原?|太原古琴制作技藝:雕斫深時正音起 2025-09-01
非遺太原?|補腎通督湯制作技藝:“九蒸九曬”淬藥香 2025-09-02
非遺太原?|沙袋循經(jīng)拍打療法:匠心賡續(xù)開新境 2025-09-03
非遺太原?|六味齋醬肘花制作技藝:纏花云夢唇齒香 2025-09-05
非遺太原?|傳統(tǒng)刻瓷:鋒刃如霜寫春秋 2025-09-08
非遺太原?|陰陽平衡針法:通脈導和臻安康 2025-09-08
非遺太原?|武氏剪紙撕紙藝術:指間生花舞翩躚 2025-09-09
非遺太原? | 老太原叫賣:市聲穿越歲月長 2025-09-10
非遺太原? | 太原晉酒大曲酒釀造技藝:制成瓊漿醉八方 2025-09-11
非遺太原? | 認一力蒸餃制作技藝:凝脂滿籠潤齒香 2025-09-12
非遺太原? | “益源慶”寧化府老陳醋釀造技藝:守護晉味根與魂 2025-09-15
非遺太原? | 寺觀彩塑:匠心守藝譜新篇 2025-09-16
非遺太原? | 太原民歌:璨若珍珠落玉盤 2025-09-17
非遺太原? | 晉式刺繡:銀針彩線織芳華 2025-09-18
非遺太原? | 人物面塑:巧手捏出千般相 2025-09-19
非遺太原51 | 水母娘娘的傳說:坐甕成泉澤后世 2025-09-22
非遺太原52 | 古寨豆腐制作技藝:時光沉淀醇香濃 2025-09-23